- 18.07 KB
- 2023-07-12 14:44:02 发布
3 篇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
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
光荣……”在已通体泛黄的“报功书”上,几句铿锵有力的褒扬之词,
开启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8年,孙景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四平战役 辽沈
战役 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 海南岛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
他赴朝作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先后荣立一 三等功,回国后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5年他复员回乡,深藏功名服务百姓,甘
于清贫 坚守初心。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老复员军人孙景坤,用实际
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
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 96岁的老英雄
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传说,得从 72年前的 1948年说起。
那年 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
40军 119师 357团参加四平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 海
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
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
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
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
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 10月 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 161高
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
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
坤带领 9名战士,带着 8箱手榴弹 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
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
的 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
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
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亲切接见。
“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
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
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
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
投入到保卫祖国 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
地上辛勤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 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
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
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
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
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 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
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
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 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
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 100多亩耕地,
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
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
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
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 19
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1948年 1月,新婚仅 5天的孙景坤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
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
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斥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一个人要凭借怎
样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气,才能选择离开家人,保家卫国,奔赴战
场,那一个随...
“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
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
光荣……”在已通体泛黄的“报功书”上,几句铿锵有力的褒扬之词,
开启了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8年,孙景坤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四平战役 辽沈
战役 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 海南岛等战役,多次立功受奖;1950年,
他赴朝作战,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先后荣立一 三等功,回国后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5年他复员回乡,深藏功名服务百姓,甘
于清贫 坚守初心。
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的老复员军人孙景坤,用实际
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
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 96岁的老英雄
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传说,得从 72年前的 1948年说起。
那年 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
40军 119师 357团参加四平战役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 海
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
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
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
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
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 10月 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 161高
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
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
坤带领 9名战士,带着 8箱手榴弹 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
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
的 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
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
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亲切接见。
“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
硝烟散去,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
年,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各种功绩证明悄悄
收藏起来,决定回乡务农。再次成为农民的孙景坤感慨地说:“当过
兵的我与之前不同了,从火线入党那天起,我更坚定了将自己的一生
投入到保卫祖国 建设祖国事业中去。”
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孙景坤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
地上辛勤劳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回乡后的第 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很快,
踏实肯干的孙景坤当上了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
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告诉记者,那会
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觉得,他是党员,上
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 靠得住。孙景坤没有辜负村民们的期待,他
带领乡亲走合作化道路,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乡村建设,用几年的时
间栽下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 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
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 100多亩耕地,
建起了简易大坝。山城村妇女主任刘玉慧回忆,虽说是简易坝,但在
当时确实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农田,保住了集体财产。
后来,村里有人问他:“老孙,你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为
啥还这么拼命干?”孙景坤却说:“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从我
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给祖国和人民了。”1971年,他还把 19
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1948年 1月,新婚仅 5天的孙景坤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
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
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斥硝烟与战火的年代,一个人要凭借怎
样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气,才能选择离开家人,保家卫国,奔赴战
场,那一个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