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3-09-08 19:50:02 发布
2012年八年级语文寒假主题读写计划:传统文化,民族之根【主题透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凝聚的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源。作为历史的传承,传统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且不断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和创造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以此寻根立本、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传统文化也逐渐融入了语文课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和写作的重点话题。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传统文化的考查逐步趋热,要求考生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在作文写作中自觉运用这一话题的现象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中考就有贵州毕节(考查夏至)、广西桂林(考查惊蛰)、浙江杭州(考查春节)、山东烟台(考查清明)等省市的现代文阅读考查涉及到这个话题,而吉林省则以“端午的味道”,黑龙江双鸭山以清明、五一、端午放假期间具体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作为文题,要求考生写作。
“承继传统文化,体味节日氛围”,面对传统节日文化命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探究,用文化的思维去挖掘这一主题,才能在写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名作引路
过年
柯云路
我是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的。
到村里不久,就赶上了农历新年,也就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了。那时的农村还相当穷困,常年不够吃,平日里窝头咸菜能吃饱就是好的。但老话是“
穷年不穷节”,再穷的日子,过节不能马虎。
一进腊月,男人们还有一搭没一搭地出工,女人们却早早就忙开了,要拆洗被褥打扫房屋,要为全家老少每一口人都准备出新衣新裤,包括脚上的新鞋。这是一项大工程,平日里要抽空纳好鞋底,要把不能再穿的旧衣服拆洗干净,备成新袄新裤的里子。
这还不算,还要蒸馍炸糕,把正月里的主食准备出来。先要一笼笼地蒸馍,蒸好后晾掉水汽,一层层码进缸里,到时随吃随取。糕也一样,山西炸糕用的是黄米,磨成面和好后先要上笼蒸熟,再趁热揉成一团,揉好后揪成一个一个的剂子压扁,可直接炸,也可在里面放上枣泥豆沙之类。炸成金黄色时捞出,一层层压入小一点的缸中,也是随吃随取,但吃前一定得上笼蒸透,否则硬得没法吃。
杀猪杀羊是年前最热闹的时刻,杀好后队里按人头分配。平日农民的饭桌上是见不到肉的,肉领回家后要按照不同的用途分类处置。羊肉可以剁馅包饺子,还可以汆丸子;猪肉的做法就多了,村里一位公认的能人,很得意地教过我,怎样将二斤猪肉做成八个肉菜:扣肉、咕咾肉、过油肉、红烧肉……不一而足。对于当时的农村,谈论谁吃过什么,一种东西怎样吃又怎样做,都是极有吸引力的话题。
记得除夕那天,十几个知青还商量着晚上吃点什么,农民们把我们分别拉到各自的家里,说早就准备好了,一定要去家里吃年夜饭。
我去的这家有四口人,大叔大婶、未出嫁的女儿和小儿子。一进门,炕桌上已摆满凉菜,有拌粉条、土豆丝、炒豆腐等,中间是刚刚点上火的火锅,灶上笼屉里热着蒸馍和炸糕。大叔说我是城里来的“大学生”,坚持把我让到炕桌的“首席”
。我坐好后他挨我坐,小儿子才跟着上炕,大婶和女儿一边一个侧在炕沿,并不正经吃,要忙着端菜上饭。就着烫好的酒吃了一阵凉菜,火锅沸腾起来。掀开盖子,锅底铺着白菜,依次层层码放着炸土豆、粉条、肉块、炸豆腐、肉丸子,咕嘟咕嘟地冒着气。这就是当地农民待客最隆重的菜式了。我们边吃边聊,大婶问我家里有几口人,父母现在哪里。我一一回答着,感觉大年夜是如此的亲切温暖。除夕后半夜起,村里零零星星响起鞭炮。那时的农民还很穷,能买百响一挂的小鞭就很不错了。燃放前先将编起的炮捻解开,一个一个地点,孩子们成群结队地从这家放到那家。大年初一,看谁家门前的炮屑多,说明谁家来年的运道好。而这炮屑,初五之前是不兴扫掉的。
初一走到街上,猛然眼前一亮,但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立在街口,每个人都一身新袄新裤,包括脚上的新鞋。这使得我们这些平日劳动打扮的知青们很是扎眼。当时磕头拜年被当做旧风俗被禁止,人们就在街口互道“过年好”,同时也用目光彼此打量,看谁家的新衣最合体,谁家的花袄最漂亮。从这就能看出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谁家的女人能干。
我从小到大已过过不少年,但那个年让我感觉特别新鲜,也是我至今印象最深的年。那在眼前晃动的新袄新裤,那冒着热气、香气袭人的火锅,都成了我对过年最形象的记忆。(选自《渤海早报》,有删改)
【赏析】
春节,俗称过年,是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炸年糕,备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欢欢喜喜过大年,成了中华民族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文章选取在山西农村过年的经历,按照时间的顺序,展现了农村“年”的习俗,但字里行间充盈着喜庆祥和的气氛,饱含着作者对父老乡亲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的无限怀想之情。
时文精选
清明乡间路
路来森
清明时节,乡村的路变得很特别。
那些路多是一些狭窄的土路,弯弯曲曲地从村头伸向乡野。春已深,土已软,娇嫩的小草浅浅地绿着,空气中氤氲着一种融融的春气。小路上,行人渐多,并不忙碌,他们在做着清明节该做的事情。
清明节的前一天,乡下人叫“一百五”,这个日子里,要做的事是“添土”。乡间小路上,走动着一些肩扛铁锹的男人,他们可能走在不同的小路上,但却是奔向同一个去处——公墓。公墓里葬着他们的先人,那些曾经传递过生命烟火的人们。他们在公墓边上,铲出几锹土,培到自己先人的坟头上,这就叫“添土”。“添土”的意思,大概相当于给已逝的祖辈维修了一下房屋,同时也告诉活着的人们,这个家族,后继有人。第二天的下午,这些男人们还会行走在这条小路上,他们的手中换成了端着的“祭品”,再次来到这个公墓,祭祀自己的先辈。慎终怀远,在清明是表现得最为充分的。这些乡间的小路,这些行走的男人,就构成了一条生命的“河流”,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
清明节的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乡间的小路清静而又热闹。大人、孩子,都会通过这一条条小路,赶向田野“踏青”。大人们,大多牵着或者赶着自己家的牲口,比如,一头牛,一群羊。牲口慢吞吞地走着,人悠悠地跟着,春意冉冉地润着,一条乡间小道,漫溢着一种悠闲的韵致。孩子们总会跟在大人们的后面,他们的手中挥舞着柔软的柳枝,或者口中吹着自制的柳哨,大胆的孩子,或许还会骑到牛背上,唱出一些“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的诗意;一些孩子,跑在前面,早已把一只风筝放起,这便有了一些飞翔的意味。这个清明的早晨,恣意盎然。牲口在路边吃草,草很青、很嫩,这也许是牲口今年里吃下的第一口青草,所以乡下人叫“开青”,意味着从此以后,牲口就能经常吃到青草了。
村口,是乡间路的开端,清明节的村口,常常会搭上几架秋千。清明节荡秋千,自古行之,大多是女人的事情。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真是柔媚、婉约之至。女人们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翩然若飞,曼妙而美好。俗语曰:“大清明,小清明,打了秋千不腰疼。”
荡秋千,也许就是一种健身之术,女人,因此而变得轻捷、矫健。秋千,荡向高处,或许还寓意着荡得越高生活越美好。
清明节,家乡风俗,已婚的女子回娘家,她们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尚未生育的女子,大多夫妇相随,衣着光鲜,明亮了一条山道;有小孩的女子,又会携儿带女,很容易让人想到那首《回娘家》的民歌:“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乡间的小路,因此而有了一种浪漫的情怀。
清明节的习俗,流淌在一条乡间路上。
(选自2010年4月3日《贵阳日报》)
文题亮相
如玉如盘,是十五的月儿;又甜又圆,是中秋的月饼;吃月饼,赏皓月是中秋的习惯;“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是浓浓的中秋情怀……
请以“中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一类文
爱在中秋
胡馨月
一个节日,一盘圆月,多少情思,多少爱意,在花好月圆时节升腾。
——题记
爱在故乡
无垠的海面上,浮光耀金,静影沉璧。(间接引用,描绘意境,恰如其分,是亮点。)
张九龄呆呆地站在船头。温柔的月光犹如一块透明的白纱,笼罩着整个海面,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了金黄色。(环境描写优美,有感染力。)但如此的美景却打动不了他抑郁的心情,他的心,早已飞向了那故乡的一隅。月是故乡明,是呀,再怎么着那是故乡呀,那里有爹娘,也有故交和朋友,无论漂泊何处,故乡总是牵动游子的情肠。爱在故乡,唯有故乡,才是游子最向往的港湾。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无眠的夜呀,一盏薄酒,一江清月,怎能泯灭他对故乡的情思?满手的月光,他又怎么能赠送给故乡的亲人?“还寝梦佳期”,也许在梦中才能与亲人欢聚吧。(化用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意境,写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对故乡的爱。)
爱在牵挂
已是半夜三更天,杜甫仰望天幕。深青色的天幕上,晶莹的星星闪烁着动人的光芒,银盘似的月亮镶嵌在满天星斗之间。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清冷的月光死死地掩盖着一切,空旷的原野,除了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哀鸣,再也听不到任何的声响。到哪里去找家呀?战争早已让家支离破碎,兄弟离散,不知生死。“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如今,又到中秋节了,兄弟,你在哪里,你的安危,怎能不让人挂念?(以悲凉的氛围写景,意境幽怨空寂。)
月色还是那样惨白,杜甫长长地叹了口气,料想这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十五的月呀,你为何这般无情,难道你就如此忍心看着我们叹息、垂泪?(化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出了对兄弟的牵挂,表现兄弟之爱。)
爱在亲情
我悠闲地躺在沙发里。
还不到晚8点,月亮便早早地出来凑热闹,调皮的月光钻进窗户,把碎金洒了一地。(拟人化描写,生动有趣。)我左手拿着奶奶烤的月饼,右手拿着妈妈从商店里买的包装精美的月饼,咬一口,尝一尝,再咬一口,比一比。“看你吃得满脸都是。”妈妈嗔怪着戳我的脑门,把一瓣剥好的橘子又送入我的口中……刚刚吃完一桌丰盛的饭菜,我哪里还咽得下这么多的美食……(抓住细节描写,写出了爱意,写出了幸福。但略显单薄,也是文章的失分点。)
一年明月今宵圆,月儿仍在一如既往地挥洒着银光。朦胧的月光下,还有多少爱的故事发生,谁也说不清。(结尾拓展,深化主题。)
【简评】
该文被评为一类文上等,获47分,原因有三:一是文章立意深刻,视角新颖。作品围绕中秋话题,巧妙地化用诗句意境展开情节,依次写出了对故乡、对兄弟、对亲情的爱,紧扣“爱在中秋”这一主题,构思新颖。二是结构新颖。总分总的结构和小标题的设计,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三是文章语言优美。作品大量的环境描写,使文章意境开阔,而恰当的骈散结合和引用等的运用,又使文章语言错落有致,同时增加了文章的底蕴,读来流畅生动,显示出小作者较深厚的语言功底。
二类文
月圆在心头
王宁
又是一年中秋节。(开门见山入题。)
天渐渐暗了下来,夜空中,一轮明月升起,银白色的月光洒满大地,笼罩着黛色的树丛,粉色的屋顶……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夜晚的黑暗被月色冲洗,天际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家家的灯火,汇聚着浓浓的亲情,在这月色中氤氲、升腾……(环境描写精彩,是该文的闪光点。)
今晚的月亮格外圆,今晚的笑声格外甜,今晚的灯光格外明,今晚的情感格外浓。(连用四个“今晚”,有气势,是得分点。)在这样的夜晚,简单的屋子里,一张暖暖的土炕上,摆着一个圆桌,圆桌上放着圆圆的月饼,圆桌周围围坐着一家子的人,欢笑声溢满整个屋子,感染着宁静的夜晚。(意境恬淡,温馨,语言富有文采。)
院子里,家人正在赏月。坐在板凳上,任皎洁的月光洒在身上,大人们在给孩子讲嫦娥后羿的故事,孩子们吃着月饼,直望着月亮,看他们的架势,好想飞到天上去看看,看那神奇的月宫中能否寻到童年的梦……
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谁也不愿意打破这美好而又温馨的图景……(过渡自然。)
也许在明天,回家团圆的人们就要各奔东西了,放假的学生又要奔赴学校了,田地里的农活又该忙活了,也许在明天……
(视角新颖,别出新意。但不够细致,造成文章略显空洞。)
但是在这团圆的夜里,每个人都不愿去打破这圆满,连倒映在水里的月亮都纹丝不动,风儿也停了。(抓住特征映衬,形象自然。)
中秋的味道是甜的,像月饼一样甜。(与上文衔接不够。)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桌上摆放的月饼却品不出甜蜜的滋味:儿女在外奔波,父母在家孤单。说什么常回家看看,说什么我想有个家,家是什么?家不是房子,而是亲情!有了亲情的温暖,再简陋的房子也叫家。(立意深刻,反思到位,给人启发。)
也许,中秋节的晚上,最重要的是亲情的感悟。亲情如灯,在悄无声息中照亮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
月亮落下去了,又过了一个中秋……(呼应开头,水到渠成。)
【简评】
这是一篇二类文,其优点是明显的:文章没有随大流单去描绘中秋节甜美的主题,而是在描绘中秋蜜意的同时,透过“明天将各奔东西”和“有些家庭品不出甜蜜”来揭示对生活的反思。立意深刻,别出新意。但文章的欠缺也很明显,即作者对于主题的开掘还仅浮在浅层,没有由此深入开掘,用生动的事例和富有哲理的话语揭示出中秋节这一特定背景下隐含的深意。另外,文章后半部分语言概括,虽有韵味,但表现力不够。总之,文章整体语言生动,构思精巧,特别是景物描写精彩细致,因此获得了41分,是二类文的上等。
三类文
中秋的味道
一丁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全家人欢聚一堂,感受着快乐的时光。(平淡入题,印象一般,注定了文章不可能是一类文。)
相传中秋节是我国古代为纪念嫦娥而产生形成的,我们现在吃的这个小小的月饼,其实背后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此处省略,使文意不清,是失分点。)让我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与前文衔接不够自然。)
中秋是团圆的象征,中秋之夜的月亮十分圆亮。每到此时,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大家举杯畅饮,品尝着生活的甘甜。在外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与家人团聚。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萦绕在所有人心中的,全都是团圆。(点明中秋的传统,但不够细致。)
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是描绘圆月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饱含着张九龄与亲人共享美好月色的愿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诗歌,李白独自漂泊,不能与家人团聚,在这个月圆之夜,思乡之情更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词赋,虽兄弟离散,天各一方,但在这月圆之时,苏轼却能表现出如此的祝愿,让我们读出了他忧伤和豁达的一面。古代交通不便,也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一到这月圆之时,思乡念亲的情感便涌上心头,所以这类诗词还有很多。读这些诗词,我们品出的是酸涩。(引用诗词,增强文章的底蕴,是本文的亮点。)
今天,我与家人一起过中秋,吃的是母亲用爱做的月饼,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被母亲的爱所打动,更能体会幸福的甘甜。是呀,父母劳累了一天,回到家还要给我们做饭,做月饼,难道他们不累吗?是什么支撑他们为我们无私奉献,是什么让他们甘愿付出不图回报?我看这些都是亲情的力量!吃着丰盛的饭菜,品尝着甘甜的月饼,我品出的是生活的温馨和幸福。(回到身边,联系生活,体会今天中秋的滋味,但情感抒发有些牵强。)
中秋,有辛酸,有快乐,有感动,有美好的祝愿,带给我们很多感受。在这个中秋之夜,我要祝福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万事如意,也祝愿台湾的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我们共度这美好的佳节。(总结深化,想到台湾,拓展主题,为得分点。但与前文照应不够。)
【简评】
这篇文意尚好的习作以中秋为背景,抒写中秋节日里的复杂味道,语言较为顺畅。此文之所以被列为三类文,原因有三:一是文章选材缺少新意,没有做必要的剪裁,欠缺构思的严谨;二是文章语言缺乏文采,文章除第三段外,其他语言都是叙述性的,缺乏灵气和可读性,造成语言的僵硬;三是文章的展开没有紧紧扣住“味道”
这一主题,如第一部分,就没有进一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粗略涉及,使文章流于肤浅。但该文叙述尚算流畅,病句不多,所以列为三类文,得32分。
真题回放一
题目:感受节日
提示:题目中的“节日”包括国家法定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外的、本地的、本民族的、本校的节日。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主题(观点)明确,有真情实感,尽可能展示自己的个性或独特的感受和见解;③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或虚拟名称替代。
(2009年广西桂林中考作文题)
感受节日
桂林一考生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发着勃勃文采精华的气息,闪烁着古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它是节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乐成长……
每当提及节日,我的心中免不了会有些激动。节日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着怎样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美好甜蜜的向往与期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又迎来了一个新春。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象征,一个春节都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容;每一个春节过去,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春节到来了,便是我们人生的又一个新陈代谢,又一次除旧布新。生命在成长,世界在变迁,年的远去又重来,就像接力似的又开始了下一段赛程。所以,在春节,人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钱多钱少,不管顺境逆境,感受春节,感悟那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激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节日,人们怀着伤感怀着思念为故者上坟,虔诚地祈愿逝者在天国能够过得快乐,也祈盼他们在天有灵,给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荫。感受清明,缅怀那些驻留天国的灵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只为屈原的那纵身一跃,只为那位圣贤的瞬间壮举,便有了这个壮烈的节日。“波涛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为不忍见大好河山断送在奸佞之手,却又无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换个眼不见为净?“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满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无处溅洒的悲怆!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人说七夕便是年轻情侣约会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在七夕那天夜晚,静静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你要真听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姻缘。真的,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间爱情的甜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圆人团圆,深深勾起客游异地他乡的人们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一个漫漫长夜,苏东坡长叹一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唉,故国啊,亲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国、牵挂亲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岁岁,去去来来,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诗如画。感受节日的文化,感受节日的温馨,感受节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节日,岁岁如今天,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同样一个美好甜蜜的梦,在感受中得到更多更美好的实现!
【简评】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小作者以时间为序,选取一年中五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展现不同节日的文化特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在结构上,全文采用诗词引领,展现相关节日的文化内涵,既使文章语言灵动,富有文化底蕴,又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真题回放二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传统佳节。三十夜的年夜饭,大年初一的祝福语,正月十五的闹元宵;送旧迎新的喜炮声,沸腾的龙灯和花灯,洋溢着新春气息的春联和晚会……春节里,处处是喜庆祥和欢乐的海洋。
请从你最熟悉的春节活动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9年贵州铜仁中考作文题)
迎龙灯
铜仁一考生
早听说过玩龙灯的事了,每年春节到外公家,都盼望看玩龙灯,但都没有亲眼得见。
今年正月初九,我和母亲来到乡下外公家里,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亲眼见到了玩龙灯的热闹场面。
外公家住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每年春节都有龙灯奉贺的。但那几年山寨的人家都很穷,所以一到龙灯奉贺的晚上,人们都从家里跑到野外躲避龙灯。不是不喜欢龙灯,是拿不出喜钱。因此,龙灯是不到山寨的。所以我一直没有见到过玩龙灯的热闹场面。今年不同了,山寨的人们富起来了,青年男女,老老少少不等天黑就敲锣打鼓,到山那边迎接龙灯去了。
外公却没有出去,他在忙什么呀,原来外公在准备烟花爆竹呢。
晚上约略八点钟,山那边的锣鼓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了。这时,外公打开了楼上楼下的电灯,整个庭院灯火通明,几个大红灯笼把外公家点缀得富丽堂皇。
外公早在大门外等候玩龙灯的队伍了。我也非常激动,盼望着龙灯快快到来。
大约九点钟,外公回来了,嘴里不断地喊着:“来了,来了,龙灯来了,赶快准备,赶快准备……”
我听了急忙帮着外公把鞭炮、烟花搬到院子,又用一张大方桌,摆起了茶水。还专门设置了香案,外公说是要敬奉龙王的。
九点半,龙灯队伍终于来到外公家。外公点燃了迎接龙灯队伍的鞭炮。个个打着灯笼火把的几百号人的龙灯队伍,把外公家的庭院塞得满满当当的。锣鼓声停,龙灯队伍的领头祝贺外公新年大吉,阖家欢乐!外公高兴得不亦乐乎,忙上香点烛,磕头作揖,与领头一起敬奉龙王。
看那龙头,但见龙眼、龙珠、龙舌、龙须栩栩如生。外公将一根红绸恭恭敬敬地献给龙冠,并许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完毕,外公拿出喜钱交给领队。立刻,锣鼓喧天,围观的乡邻散开了,只见戴黄头巾、穿红衣服的青年小伙摆开阵势,舞着五彩缤纷的龙头、龙身、龙尾,在龙宝的指引下,委婉盘旋,翻腾起伏。口哨声一阵紧似一阵,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时,外公安排的烟花响起,礼花冲天,划破夜空,锣鼓声震荡着山谷,山寨沸腾了,我和人们一样,彻夜难眠……
龙灯一家一家地玩过去了,锣鼓声也越来越远了,外公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他一定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简评】
“正月初九舞龙灯,祭祖泰伯赶庙会。”
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总是那些极具民族色彩的文化活动。迎龙灯、舞龙灯,便是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寨人民节日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小作者以此作为素材来写,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还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写法上,小作者通过展现春节期间迎龙灯的场面,运用对比手法,写了外公过去和现在迎龙灯的不同做法,展现了春节期间山寨“欢乐祥和”的气氛和民众朴实、豪爽、热情的性格,侧面显现出山乡巨变。全文以“我”贯穿,前有呼,后有应,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真题回放三
题目:端午的味道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201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题)
端午的味道
吉林一考生
一位伟大的诗人成就了一个传统节日,一个传统节日让我们更深刻地品味生活。
——
题记
自战国时期以来,端午节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如今,端午节已受到世界文化组织的重视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裹挟着历史的风尘走来;端午节,浸润着现实的色彩前行。总览历史,端午的味道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
悲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的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就这样,带着悲怨,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投江自尽。人们带着无限的悲伤和哀痛送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并因此而设立了端午节。百姓怀着沉重悲伤的心情向江中投粽子,希望鱼儿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战国的端午是悲伤的味道。
辛酸
老一辈的人心里对端午的概念大概是充满了辛酸吧!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人们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一顿饱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满足了。能在过端午节时吃上一个粽子根本是不可能的,甚至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个粽子对于人们也只是奢望——曾经的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乐
当代的我们,生活多姿多彩,人们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现在的端午节,系五彩线、挂葫芦、戴香包……
人们尽情享受登山采艾草的乐趣,享受各种各样的粽子的美味,有的还会体验赛龙舟的激情——现在的端午是快乐的味道。
时代在改变,也永远地改变了端午留给人们的味道。时光如流水,却永远冲洗不掉端午留在人们心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永远铭记端午的味道!
【简评】
端午,一个引人怀念的节日。小作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端午的起源到端午的风俗,运用悲伤、辛酸、快乐三个小标题领起,写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阶段端午的不同味道,展现了端午节的独特文化魅力。作品运用对比手法,凸显了今天生活的幸福,主题鲜明,立意独特;小标题的形式,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开篇题记和结尾总结,既点明题旨,又使文章首尾呼应,自然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