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6 KB
  • 2023-06-05 06:08:09 发布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的论文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师创新精神
的培养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主体地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点,迎
接时代的挑战,要求教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自
己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赋予学生学习的主人角
色,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善于创新的
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变,唤醒
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我们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
织者和实施者,必须跟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否则,国
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将要面临
失败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教师如果跟不上新形势下
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标准,肯定将会被
无情的淘汰。
  因此,教师应自觉地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素质,切实
地把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要很好地贯彻这
一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名家有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
而在于激动、唤醒和鼓舞”。不能想象,“一言堂”、“灌输式”
的教学法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激动,从而能自
觉地投入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去。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教
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实,在
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又何尝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是
一种新的教学观,以教学的创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
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我们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
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会是一句空话。我们
教师一定要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去,要有接受时代挑战和与
进俱进的勇气。因此,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何其的重要。
笔者认为,这种观念的转变应该是一种观念的创新,必须要
打破“教师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念,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
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
必须要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学习。试问:若没有学生的主
动参与,没有学生积极地探究,你教师的一切劳动能转化为
学生的学习成果吗?肯定不能。
  如笔者在讲授初三《思想政治》第九课第五框“发扬创

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的内容之前,预先布置了一个社会
调查,去调查我们当地的一个全国著名的专门生产儿童用品
的民营企业“好孩子集团”,去了解为什么“好孩子集团”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校办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几千名员工、
固定资产几个亿、年销售收入几十个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它
迅速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什么?通过调查,“好孩子成长十几
年,国家专利几千件”、“全员追求卓越”、“自己打倒自己”
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
而更好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笔者认为这样的一种教学活动,既是一种
教学观念的创新,又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这种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
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这肯定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企及
的。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自己的个性化
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富于创新、积累、
总结和提高。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
现不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就不利于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的一代新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定论,是一种思维结果,
它不体现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意识地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书本知识进行科学和艺
术的处理,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

一个创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学
风格和教学特色。
  作为教师,一定要站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充分
认识到课程改革对于取得素质教育突破性进展所具有的重
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从而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
紧迫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