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3 KB
- 2023-06-05 03:08:07 发布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
中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
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本质属性是区别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
标准。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
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
以及统计概率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不仅是构成小学
数学知识网络的重要“坐标点”,也是学生运算能力、抽象思维、
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
“基石”。因此我们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视,为了避免概念
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更为了准确引
领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一
起且行且思,探索发现了基于动手实践的情思交融概念教学模式。
1、联系生活引入概念,激发情感启动思维。
不管数学概念是描述式的,还是定义式的,对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都非常抽象。因此要结合实际引入概念,教
师要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教学《认识方程》时,我们就以学生从小熟悉的“跷
跷板”入手引出天平,进而引导学生在感受“平衡”的基础上理
解方程;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先让学生寻找发现生
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进而引导他们观察并探索长方体的特
征;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我们便让学生准备了生活中的各
种物体,进而在比较物体大小的问题情境中逐步引入体积概念。
这些贴近生活的情境和来源与生活的物体不仅激发了学生愉悦
的情感,更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开启了自己思维的大门,
从而逐步接近所要学习概念的本质。
2、实践体验形成概念,点燃情感促进思维。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智慧是集中在指尖上的。因此在引入概念
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活动材料,使学生能在动手实
践的过程中去探究体验,进而在思辩中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
棱和顶点之后,我们就抛给了学生制作长方体的活动任务,同时
为其提供了 2 个(3 个)已知面、色卡纸、胶带、剪刀等材料,
学生在不断思考交流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面、棱的特点及相对关
系在他们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从而长方体这个概念的内涵就逐
渐完备了。再比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面对两个无法用肉
眼比较出盛水量的杯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杯子、水等材
料,使学生能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容积的概念就在学生
的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些丰富的学习材料点燃了学生的激
情,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动手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的还原
过程。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动手实践中逐步完成了对基本概念的认
知建构。
3、强化练习巩固概念,分享情感提升思维。
基于实践体验形成的概念还有些“模糊”,需要通过进一步
的辨析来进行强化。
比如在揭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个概念后,我
们就会呈现一些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让学
生来辨析,还会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在揭示了“容器所能
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这个概念后,我们会呈现没
有装满水的容器让学生辨析,还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容器实物让
其说一说什么是这些容器的容积。通过这样的练习活动学生对概
念的理解不仅从“模糊”提升到了“清晰”,以此同时他们也在
交流中与同伴分享着自己的情感体验。
4、延伸应用发展概念,升华情感放飞思维。
至此学生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概念的内涵,但这
并不代表概念学习的结束,概念还有其外延,也就是概念的适用
范围。因此我们还要将概念延伸应用。
比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所有特征之后,我们就安排了这
样一些相关的练习,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箱子都
做成长方体的形状?还有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后,我们就安
排了这样的应用练习,以发展学生对概念的深层认知。在这样的
延展应用中学生不仅感受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
的思维在一堂课的尾声被放飞了……
综上所述,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就是联系生活、勇于实践、
善于发现、乐于思辨...
中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
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本质属性是区别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
标准。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
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
以及统计概率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不仅是构成小学
数学知识网络的重要“坐标点”,也是学生运算能力、抽象思维、
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
“基石”。因此我们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视,为了避免概念
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更为了准确引
领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一
起且行且思,探索发现了基于动手实践的情思交融概念教学模式。
1、联系生活引入概念,激发情感启动思维。
不管数学概念是描述式的,还是定义式的,对以具体形象思
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都非常抽象。因此要结合实际引入概念,教
师要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教学《认识方程》时,我们就以学生从小熟悉的“跷
跷板”入手引出天平,进而引导学生在感受“平衡”的基础上理
解方程;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先让学生寻找发现生
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进而引导他们观察并探索长方体的特
征;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我们便让学生准备了生活中的各
种物体,进而在比较物体大小的问题情境中逐步引入体积概念。
这些贴近生活的情境和来源与生活的物体不仅激发了学生愉悦
的情感,更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开启了自己思维的大门,
从而逐步接近所要学习概念的本质。
2、实践体验形成概念,点燃情感促进思维。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智慧是集中在指尖上的。因此在引入概念
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活动材料,使学生能在动手实
践的过程中去探究体验,进而在思辩中完成对数学概念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
棱和顶点之后,我们就抛给了学生制作长方体的活动任务,同时
为其提供了 2 个(3 个)已知面、色卡纸、胶带、剪刀等材料,
学生在不断思考交流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面、棱的特点及相对关
系在他们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从而长方体这个概念的内涵就逐
渐完备了。再比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面对两个无法用肉
眼比较出盛水量的杯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杯子、水等材
料,使学生能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容积的概念就在学生
的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些丰富的学习材料点燃了学生的激
情,促进了思维的碰撞,动手操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的还原
过程。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动手实践中逐步完成了对基本概念的认
知建构。
3、强化练习巩固概念,分享情感提升思维。
基于实践体验形成的概念还有些“模糊”,需要通过进一步
的辨析来进行强化。
比如在揭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个概念后,我
们就会呈现一些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和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让学
生来辨析,还会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在揭示了“容器所能
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就是容器的容积”这个概念后,我们会呈现没
有装满水的容器让学生辨析,还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容器实物让
其说一说什么是这些容器的容积。通过这样的练习活动学生对概
念的理解不仅从“模糊”提升到了“清晰”,以此同时他们也在
交流中与同伴分享着自己的情感体验。
4、延伸应用发展概念,升华情感放飞思维。
至此学生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概念的内涵,但这
并不代表概念学习的结束,概念还有其外延,也就是概念的适用
范围。因此我们还要将概念延伸应用。
比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所有特征之后,我们就安排了这
样一些相关的练习,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箱子都
做成长方体的形状?还有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后,我们就安
排了这样的应用练习,以发展学生对概念的深层认知。在这样的
延展应用中学生不仅感受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
的思维在一堂课的尾声被放飞了……
综上所述,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就是联系生活、勇于实践、
善于发现、乐于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