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3-06-04 09:44:06 发布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践随笔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共同活动的方式看成心理教育的方式或方法。常用有以下几大类型。
1、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小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1)阅读和听故事;(2)多媒体教学;(3)艺术欣赏;(4)联想活动,即:通过小学生的观察联想活动,来训练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经验。(5)认知改变,即教师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等方法,来改变小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6)参观访问。
2、操作法 这种类型的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小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具体包括(1)游戏活动;(2)劳动,如集体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出墙报等等,来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3)测验,让学生做智力、性格、态度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测验,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特点、长处和不足,以促进小学生自我的发展。(4)讲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5)绘画,即通过绘画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6)唱歌,即通过唱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小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3、集中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类方法有多种,如分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等等,均可用于心理教育课程之中。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小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例如:一个学习不好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畏惧学习。教师可以让他扮演这个学生,从而了解自己内心感受和问题的所在,再通过角色的转换,扮演考试成功者,使他尝试新的行为和获得新的体验。
5、行为改变法 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例如,我们利用正强化(精神或物质奖励)来促进小学生举手发言;或者我们通过负强化(如批评或惩罚)来削弱小学生课堂上的多动行为等等。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明确具体指出所要强化的行为和所要达到的标准。例如,把某学生上课时离开座位的次数从原有的每节#次,降为每节不超出%次。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强化物可分为原级强化物,如糖果、玩具、书籍等等;次级强化物,如分数、筹码、符号、红星等等;社会性强化,如微笑、赞许、摸头、陪同游戏等等。)不同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强化物,以适应他们不同的需要。强化的时间要及时,延误时间越长,强化对行为的作用就越小。
以上心理教育方法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种类的方法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或包含关系。例如,在心理教育的认知法中包含有行为活动的成分,而在操作法中有包含认知和活动的成分,只不过两类方法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心理教育中,要根据教育的特殊目标和心理教育方法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成分与行为活动的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使心理教育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应采用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共同活动的方式看成心理教育的方式或方法。常用有以下几大类型。
1、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小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1)阅读和听故事;(2)多媒体教学;(3)艺术欣赏;(4)联想活动,即:通过小学生的观察联想活动,来训练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经验。(5)认知改变,即教师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等方法,来改变小学生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6)参观访问。
2、操作法 这种类型的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小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具体包括(1)游戏活动;(2)劳动,如集体打扫环境卫生、种树和出墙报等等,来培养合作精神和爱劳动的品质。(3)测验,让学生做智力、性格、态度和兴趣等等各种心理测验,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特点、长处和不足,以促进小学生自我的发展。(4)讲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口才,培养机智,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5)绘画,即通过绘画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6)唱歌,即通过唱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小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3、集中讨论法 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类方法有多种,如分组讨论、专题讨论、辩论等等,均可用于心理教育课程之中。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小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例如:一个学习不好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畏惧学习。教师可以让他扮演这个学生,从而了解自己内心感受和问题的所在,再通过角色的转换,扮演考试成功者,使他尝试新的行为和获得新的体验。
5、行为改变法 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例如,我们利用正强化(精神或物质奖励)来促进小学生举手发言;或者我们通过负强化(如批评或惩罚)来削弱小学生课堂上的多动行为等等。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明确具体指出所要强化的行为和所要达到的标准。例如,把某学生上课时离开座位的次数从原有的每节#次,降为每节不超出%次。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强化物可分为原级强化物,如糖果、玩具、书籍等等;次级强化物,如分数、筹码、符号、红星等等;社会性强化,如微笑、赞许、摸头、陪同游戏等等。)不同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强化物,以适应他们不同的需要。强化的时间要及时,延误时间越长,强化对行为的作用就越小。
以上心理教育方法分类不是绝对的,不同种类的方法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或包含关系。例如,在心理教育的认知法中包含有行为活动的成分,而在操作法中有包含认知和活动的成分,只不过两类方法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心理教育中,要根据教育的特殊目标和心理教育方法的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成分与行为活动的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使心理教育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应采用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