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3-06-04 00:56:08 发布
数学论文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确保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主学习呢?
一、明确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改变以往那种以“教”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取而代之以“学”为主的自主性学习。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谈不上发挥。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师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观念上一定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一切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和诱导。
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门课程教师而喜欢某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能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四次试验并结合书中的插图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所有的演示活动,教师事先都要很好地设计,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也会在成败得失中得到保持。
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活动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只有学生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方能水到渠成。所以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分三步进行。一、通过主题图引入。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哪一个大?也就是要计算它们的面积有多大。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会计算,从而提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二、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已经使用过这种方法,但像平行四边形这样两边不成直角的图形该怎样数?教材给出提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之后对两个图形的底(长)、高(宽)和面积进行比较,暗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探寻平行四边形吗,就的计算方法做准备。三、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
四、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情境教学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条件和情境,特别是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要因教学进度而紧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没有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方法,而是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摆的方法。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甚至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提出明确的操作和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在小组操作和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教师最后作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传统教学各种模式有一定的弊病,过分重视所谓的知识要点,而忽视了对这些要点的获取过程。新课程从培养目标上就便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引...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确保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主学习呢?
一、明确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思想上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改变以往那种以“教”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取而代之以“学”为主的自主性学习。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谈不上发挥。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师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观念上一定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的一切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和诱导。
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门课程教师而喜欢某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若能与学生融合在一起,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能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等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通过四次试验并结合书中的插图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所有的演示活动,教师事先都要很好地设计,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也会在成败得失中得到保持。
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活动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不能强行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只有学生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方能水到渠成。所以教师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分三步进行。一、通过主题图引入。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哪一个大?也就是要计算它们的面积有多大。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会计算,从而提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二、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学生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已经使用过这种方法,但像平行四边形这样两边不成直角的图形该怎样数?教材给出提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之后对两个图形的底(长)、高(宽)和面积进行比较,暗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进一步探寻平行四边形吗,就的计算方法做准备。三、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
四、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情境教学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些条件和情境,特别是时间安排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不要因教学进度而紧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没有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方法,而是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摆的方法。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甚至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提出明确的操作和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在小组操作和讨论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教师最后作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了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五、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传统教学各种模式有一定的弊病,过分重视所谓的知识要点,而忽视了对这些要点的获取过程。新课程从培养目标上就便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引...